“辦公室要求上報材料催交一次扣0.05分”“觀看學校制作的專題片”……這是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近期調研時,西部地區一位中學校長展示的上級部門明確的年終考核清單。“一到年終就頭疼!”面對清單,這位校長坦言:學校即將迎來上級教育部門年終考核,一看考核清單,足足近百項。臨近期末,本該將主要精力放在幫學生復習鞏固本學期所學知識的教師們,又開始忙著寫材料準備迎檢,大量精力被耗費在寫材料上?!?/span>
這樣的現實尷尬,讓我們再次看到形式主義的身影。年終考核的本意,在于總結一年工作、評判成績不足,進而及時改進、再接再厲。匯報材料也好,留痕記錄也好,本質上只是反映工作的一種形式,而非工作本身。將考核等同于查材料,其實大有舍本逐末之嫌。更何況,在抗疫狀態下,很多工作的內容、形式、節奏都有很大調整,如果考核不問實際而固守教條,豈非削足適履?要知道,考核標準很大程度上相當于風向標,一旦有形式主義傾向,勢必層層傳導,讓被考核對象以形式主義應付形式主義。一些基層干部嘴上發牢騷、手上補材料,正是一例。
如果基層單位真的干了那些事、寫了那些材料,年終集納、整理一下,以供檢查、考核,那還算實事求是。但事實往往是,不少“成績”卻是用材料拼出來的,不少材料都是“材料人”加班加點“做”出來的。再進一步,如果“考核人”用心看那些材料,那也不枉“材料人”死了那么多的腦細胞、打了那么多的字。真相有時卻是,紙質材料交了上去之后,立即就成了“可回收物”。對此,收材料的和做材料的都心知肚明。
考核與總結是過程而非目的,其目的是為了讓正向激勵的“風向標”更鮮明、實績至上的導向更明確。各地各部門應著眼年終考核的初衷,做些更具針對性的探索,堅決遏制形式主義通過對考核導向的侵蝕進而影響基層一線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
一方面,要改進考核辦法。擠掉考核中的“泡沫”,曬干考核中的“水分”,關鍵在于改進考核辦法,形成有效、合理、管用的考核體系。把考核監督納入過程管理,將一次性考核變為日常考核,把隨意考核變為定量考核,在“實”和“常”上下功夫,從而提高考核的精準度、有效性。
另一方面,要切實轉變作風。發揮群眾監督,倒逼相關部門轉變作風、優化考核??己酥贫ú块T在做相關決策前要多深入基層調研,廣泛聽取一線干部群眾的意見建議,科學制定考核辦法,嚴防年終考核淪為“形式主義”。
作者:程方圓 單位:李天木鄉政府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